2022届毕业作品推介 | 研究生院博士生·江上越

01.png


02.png

2016年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国内首家成立研究生院的专业美术学校。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就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即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的一项重要举措。


研究生院的主要职能是整合学院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集中优秀的教师资源,合理化学科方向,建立起完备且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体系。在继承美院优秀教学传统,保持既有高精尖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实现顶尖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推动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研究生院的教学实践在全国美术院校研究生教学的改革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截止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在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有正高186人,副高108人;博导128人,硕导286人,博硕导120人。在校研究生1624人,其中硕士1313人,博士279人,留学生硕士24人,留学生博士8人。涉及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以及艺术(美术、艺术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等专业学位。


研究生院兼具行政和教学双重职能。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教学质量监管中心是面向全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行政部门。


“研究生院教学部”即毕业展的参展单位,是我院实践类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体教学单位,负责实践类博士研究生的日常教学、课程设置、学生工作、质量监控以及开题、答辩等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培养的各个环节。目前培养的在校博士研究生194人(含留学生6人)。参加此次毕业展的共计31名博士研究生同学,其中中国画研究方向7人,油画研究方向8人,版画研究方向5人,雕塑研究方向6人,壁画研究方向3人,当代艺术研究等方向2人。“研究生院教学部”根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从本校人才培养特色及定位出发,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双导师制”“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毕业论文预答辩”“毕业创作开题”“毕业创作汇看”等,制定出一套合乎专业教学规律的实践类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考核标准,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


03.png


| 寄  语 |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与过去相互凝视的道路上,清醒自我,珍惜时间,锐意进取。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苏新平





培目极四海,通变古今之人。

育人格健全,精神丰满之材。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陈琦




培养“艺理双修双通”,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高端复合型艺术人才!


——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

葛玉君





江上越 | 简介


01.png


1994年生于日本,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艺学院留学。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研究方向:当代油画研究,导师:马璐老师。丰富的海外经历和个人体验,让她对语言和交流的学科非常感兴趣。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展助理Julie Champion谈到“江上越的作品之‘美’是她把这些特异性不只是作为误解,而是作为人类关系中的创造性的来源和财富。”


获奖情况:入选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精英榜,Artsy最受关注的国际的艺术家之一,入围日本当代艺术基金会奖,入围VOCA展2020在上野之森美术馆展出,并被选为日本文化厅杰出艺术家派遣纽约;中日韩东亚文化都市二等奖;索福林基金会亚洲杰出艺术家Finalist;第16届千叶市艺术文化新人奖,日本外务大臣奖。




| 导师寄语 |


我自己的经验是:做艺术的根本是在做人的认识。如果人的认识浅,艺术也自然浅。因为,艺术是人的认识的表达。人总在不断地认识,艺术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如果人的认识不断,人的生命力也不会断,艺术的创造力也就涌现。认识是艺术的源泉和动力。有了新认识,对于艺术的主题、风格、方法,人都会主动地更新。甚至于传统的东西都会在新的认识下,更新出新生命。由于,人的认识的发展,一切都会有新的意义,连貌似的地方,都如此不同。


——马璐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遗失的拼图》


02.png

《遗失的拼图》 整体  2022年


近代亚洲国家的动荡错综复杂,这种复杂性也反应在亚洲近代美术的变革中。急速近代化环境中的中日艺术家,特别是油画家们的曲折和探索,成为了东西方艺术碰撞的结晶。近代中日艺术家有着紧密的交流,如藤岛武二教过陈抱一等中国留学生,李叔同、徐悲鸿等也去过日本。同时1920年代日本也流行中国趣味,重要油画家岸田刘生谈到“我现在最尊敬宋元,而且觉得很可怕。我的新目标在宋元”。中日艺术家们在变革时期共同探讨东方艺术的可能性,每一位艺术家都有着乌托邦的理想。正因为是大变革的特殊时期,近代中日艺术家的交流被蒙上重重烟雾变得扑朔迷离。我的博士论文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查阅了当时很多相关的中日艺术家。


我的毕业创作《遗失的拼图》就是我博士研究中相关中日艺术家的一组群像。用平行和扭曲的笔触、模糊不清的轮廓、透明的色彩中浓墨重叠的手法,反映当时的语境。把这些肖像拼在一起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透过遗失看到一个历史的脉络。


03.png

《遗失的拼图》-常玉


04.png

《遗失的拼图》-丰子恺


05.png

《遗失的拼图》-黄宾虹


06.png

《遗失的拼图》-李叔同


07.png

《遗失的拼图》-徐悲鸿


08.png《遗失的拼图》-关紫兰


09.png《遗失的拼图》- 藤岛武二


10.png

《遗失的拼图》- 陈抱一


11.png《遗失的拼图》-书籍部分


12.png

《遗失的拼图》-书籍部分


13.png

《遗失的拼图》-书籍部分




江上越|代表作品



14.png

《彩虹》 油画 2021


15.png

《彩虹》-2 油画 2021


16.png

《彩虹》-3 油画 2021


17.png《彩虹》-4 油画 2021


18.png

《彩虹》-5 油画 2021


19.png《彩虹》-6 油画 2021


20.png

《扑朔迷离》 2021年 多媒体装置


21.png

《扑朔迷离》 2021年 多媒体装置


22.png《星球时间》 油画


23.png

《Portrait of Communication》VOCA展 油画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