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简单的“圆”
Art陈琦按:
文字对绘画过度阐释会削弱其精神强度,优秀绘画作品应是肉眼能和线条、图像、色彩瞬间产生激烈化学反应的媒介,观看崔鹂的作品便常有这样的心理体验。——陈琦
那些用圆形木块手工捺印出来,密布于画面的点,它们有不同的色彩序列组合,或单向排列,或正态分布,叠加组合,点的大小、疏密、色彩的冷暖、鲜灰以及印渍枯润衍生出巨量信息,宛如飘散在空气中的花粉,有些具有描述性的视觉特征,令人联想到血管中流动的细胞,或一粒尘埃中质子的排列。
邂逅水印木刻
作为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我是在2008年从韩国中央大学校毕业后,为了学版画来到中国。在韩国读大学时的专业是韩国画(国画),韩国画专业的怎么来到中国学水印木刻呢,大家都很好奇吧?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崔鹂认识水印木刻10年的点滴。
崔鹂 《沟通》 黑白木刻 2006年
我是崔鹂,字淡硲。我从小习画,读了艺术初中、艺术高中,大学专攻韩国画,也就是在那时第一次接触版画。版画以“版”为媒介作画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大学时期在专攻之余尝试了铜版、木版、丝网版等各个版种的版画创作。
《激情1》 铜版画 2006年
《激情2》 铜版画 2006年
各版种之中木版画最适合我,于是决定大学毕业后继续研习木版画,而且那时就想着到更大的世界感受木版画艺术,又想到木版画在中国之于在欧洲更具传统,所以就选择了来中国留学。怀揣着这样单纯的想法来到中国,一边学语言一边准备硕士研究生的考试。
崔鹂 《在那里》 铜版画 2006年
崔鹂 《沉思》 铜版画 2005年
在网上搜索中国木版画图片时,我对陈琦老师的水印版画一见钟情!可是水印木刻是什么呢?搜索中国的木版画怎么会出现水印木刻呢?我知道的木版画中单色的是单色版画,多色的是套色版画,水印木刻还是第一次听说,后来慢慢才知道中国传统木版画的现代发展就叫水印木刻。
陈琦《荷之舞》147×147cm 水印木刻 1999年
水印版画的微妙印痕完全吸引了我!自此,我确定了跟陈琦老师学习水印版画的目标。这一晃就是十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完成了现代水印版画研究的硕士和博士学业。这十年也正是我认识水印版画10年。
量变发生的“质变”
硕士一年级的时候,陈琦老师带着我们第一届的三个硕士生去江南进行学术考察。扬州、南京、杭州、苏州、安徽等地,第一次感受到江南的春,在那里看到了油菜花海。啊!当时的感觉没有语言能表达!
回到北京之后,我想把当时充满内心的那种感觉用版画表达出来,为此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刚开始的作品画面总会出现小女孩的形象,后来又慢慢去掉了,可总感觉不够,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我想表达的东西不是油菜花,而是当时的情感……
这时候我开始尝试以“点”为基本形态元素的捺印系列。刚开始仅几件作品做出来的时候,陈琦老师看过对我说;“作品不用很大,做出100件试试吧。”回来后我就真的去做了100多件,做完之后也就真切地知道创作上我想走哪一条路了。
崔鹂 《“色”系列》 水印木刻
后来陈老师看到我的这100多件作品笑着说:“当时我的意思不是让你数着做100张,就是想让你多做几件试试!”话虽这么说,可是大量研究作品的过程也是许多的试错、取舍和分析的宝贵时间。投入大量的劳动和时间来制作大量作品,也说明与好作品更加接近。也许我不是很有天分,无法用一两幅画将精美的作品呈现出来……
无论如何,我相信,作品的量捧出了作品的质量。
以抽象美术沟通现实表达
捺印“点”的《“色”系列》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水印的饾版技法,我用自己的方式刻了一块儿小木片,以捺印的方式来制作。这里就有一个镜像思维的过程,是纸在版上印,还是版在纸上印?(其实这也暗藏了观念与技法的博弈)从情感表达上来讲,一次又一次点印下去正是放下“我”的修行过程。抛开一切“外在”,那是我集中精力的“内面”时间了。
《No.ll-42》87×57cm 木板捺印 2012年
《No.ll-42》87×57cm 木板捺印 2012年
我在硕士毕业后继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色”系列》创作,同时也在尝试着另外一种作品创作思路的转变,也就是后来的《“空”系列》作品雏形。2016年考上了陈琦老师第一届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空”系列》作品创作思路渐趋明朗,这里有写作博士论文的影响。
我的博士论文中有一部分是关于韩国1980年代民众版画创作在民众美术运动进行当中与中国鲁迅新兴木刻运动的关系研究。民众版画表达了真正的民众意识,民众美术运动是作品反映现实问题,表达民众真实形象的美术运动。
© 极扬文化
民众美术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具象作品,我在论文研究中开始疑问,抽象美术不能反映现实吗?不能表达意识吗?在与苦恼的论战中,我得出的结论是,抽象美术在更大的意义上反映现实。
我认为艺术家内心表达出来最丰富的就是抽象艺术。抽象美术是通过没有具体形象的画面元气与观众沟通。这种画面元气超越时间、空间,在过去和未来都可以沟通。往大处说,是与时代和当世形势的沟通;往小处说,是个体间根据各自的感情、时空的不同进行沟通,每次感受到的也不同。
© Giphy
那么可以反过来思考,观众欣赏作品各自感受到的这种多样情感本身就反映了现实。反映具体现实的具象作品是通过作品,观众会想到抽象的什么;然而,抽象美术在观众看作品时出现具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更大的意义上的现实反映,随着观众的现实反映出不同形象的现实。
顺着这样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用我的作品来与人沟通,与世界沟通。《“空”系列》= 沟通……超越时间空间……是能够与过去和未来沟通的作品。
崔鹂《空-109》64×105cm 水印木刻 2017年
小“点”变大“圆”
在这种思考过程中小“点”变成大“圆”了。“圆”和“沟通”会有什么关系?“圆”没有角落,只是一条线围着的范畴,“圆”的里面是真正的圆还是“圆”外是真正的圆,我觉得不能分析。
所以,“圆”,不是一个单纯的圆,而是圆所属的画面和在其画面所属的时间空间内无限变化的元气。“圆”,世界万物都能包容,然而又不包括世上的一切。“圆”,是宇宙万物吐纳行止的元气。我通过这种纯粹的“圆”与观众沟通。
崔鹂《空-110》64×105cm 水印木刻 2017年
我的作品是单纯的“圆”存在的画面和我们周围的空间自然融合,成为嬗变的画面。所以我会掷出一个完美的圆,还有半圆、削切的圆等多种构成表现。特别是,重视“圆”和画面留白的空间构成,其间存有作品展出的空间和观众的关系,在观众的想象中完成画面。
这里还存在我和观众一起完成作品这么一个观念,我只是完成了我想做的作品,但是作品展示的空间和观众想象的画面中,我的作品有可能是完成的另一部作品。我想说,这些是“无”的沟通。
崔鹂《空-112》64×105cm 水印木刻 2017年
我的画面构成的多样式之外,我还用各种“圆”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各样的颜色进行实验之后再创作,“圆”的颜色也是作品重要的一部分。我认为,颜色是对灵魂产生直接影响的手段。
看相同的颜色,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觉,看着同样的红色,有些人想到将升太阳的明亮能量,有些人会想起血,感到残酷。像这样,我以多样的颜色构成“圆”,在形象构成和空间的关系中与观众沟通,也同时用色彩与观众沟通。
《空-129、134、143》100×70cm 木版水印 2018、2019年
关于技法,概言之,简单而复杂。为了呈现出看起来很单纯的一个圆,要反复刷、印、晾多次。传统木版画的技法运用到现代艺术的创作中,呈现物很单纯,可是制作过程很复杂。
虽然是不容易的劳心劳力的创作过程,但创作出的也是只有水印版画特有的那个印痕,是版、水、纸、还有艺术家在刷印过程中的老练感相遇的那个印痕,用毛笔来画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没做过是真真不知道水印木刻的创作魅力,内功积累起来的话,越会有自己的秘诀,每个人的独特作品就完成了。
魅力无穷的水印木刻
通过我的这些经长时间刷印过程完成的水印版画作品,表达宇宙万物,也包含我自己。这种沟通在抽象化的单纯的形象中,可以向对方传递无限的想象力和生命力,观众用充分的时间打开心扉与之沟通,一定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