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流·留—流向何处?留住何物?
《流动之人》 布面油画 颜振利 2017
《棉鞋》、《套鞋》 纸本水彩 张德明 2017
站在杭州两岸文化交流中心的展厅现场,环顾四周,只见东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精致的画作,风格典雅,错落有致,让人仿若置身于充满小资情调的客厅;转身望向西北方向,色彩绚丽的油画作品便不由分说地闯入视野,瞬间将你吸入熙熙攘攘的街道;而当你受不了色彩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将目光转向南面时,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堆垃圾杂物,其上间或夹杂着一些精致的易碎物品,似乎于漫步街头之时在转角处偶遇了一片杂乱无章的建筑工地。上述情景交织在一起,带给人一种时空错乱的“超”现实感,这一神奇的体验来自10月28日开幕的“流·留 roots and routes——张德明、颜振利作品展”。
对话现场
开幕当天,两位参展艺术家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徐亮教授、杭州两岸文化交流中心楼含松秘书长就展览主题“流·留”二字的内涵展开了对话。那么,“流”“留”究竟代表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在流?它将流向何处?又为什么要留?能够留住何物呢?小编带你直击现场。
所谓“流”,意在“流散”“流线”;亦被颜振利先生解读为“主流非主流”“中心与边缘”,作为马来西亚移民后代,他始终关注底层社会和移民族群,试图从社会的景观出发,对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流动的现代性进行探索。
《游民图》细节部分 颜振利 2017
《你是谁?你从那儿来?》部分 颜振利 2017
而“留”则是通过用画笔描绘日用器皿、家庭旧物和不起眼的通常物品,以此来留住正在消逝的生活影像。与颜振利的华裔身份不同,张德明先生是一位在地的画家,他更注重向内探索,“即使是‘流动’的人也会有自己所怀念的东西,换句话说,那个正在作画的人,其魂魄并不在当下,而是在过去。也就是说,‘留’下来的是历史概念,是映照在脑中的历史的影子,是对当初的无限怀念之情。”张德明介绍道。
作品墙 张德明
当这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被置于同一空间时,其风格形式之间所存在的尖锐冲突便带给我们别样的震撼——多样Vs单一、粗犷Vs精致、动态Vs静态、当代Vs古典、海外Vs本土、寻根Vs在地之间所具有的张力构成了艺术空间的光韵或灵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潮流下每个人的生存状态。而展厅中放置的一堆垃圾则更残忍地强调了这一切,徐亮教授解释道,“垃圾的本意是将过去的生活与记忆割舍掉,但被置于当下的情境下时,却表达出对过去的强烈不舍之情。”楼含松秘书长也对此表示了赞同,并指出“当垃圾与周围的文字、画作匹配之后,就溢出了它的本有之意,其本身也被符号化了——好像这一切都变成了一个哀悼祭奠的仪式。”这极大地彰显了“流”“留”之间所具有的张力。
左起楼含松、颜振利、张德明、徐亮
除此之外,楼含松秘书长还指出此二者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引申出一系列的哲学思考。“事实上,留下的东西也终将会流走——即使现在用画笔将之描绘出来,但在不久的将来,画作可能也会进入市场或空间的流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流走的东西也因而留了下来,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留在了艺术里。”也就是说,二者互为背景,在对话互动的动态平衡中最终达成沟通和理解。
展览现场
画展开幕当天吸引了许多艺术爱好者来参观。讲座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互动频频,纷纷对“流”“留”作出了自己的解读。其中李岩(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认为生命是时间的流动,而“留”则是时间中的擦痕,是由记忆所构成的。但她同时提出,如果是这样,那么当艺术家在作画,即完成“留”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意识到时间仍在流动呢?艺术家又将如何在“流”“留”之间达到平衡?其背后的深意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展览现场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Exhibition Theme:
流|留 roots and routes——张德明、颜振利作品展
展出时间\Duration:
2017年10月28日(周六)-11月6日(周一)
开幕时间\Opening Time:
2017年10月28日(周六)14:00
展览地点\Location:
两岸艺术空间(文二西路683号西溪创意产业园J栋)
参展艺术家\Artists:张德明、颜振利
交通指南
地址:两岸艺术空间(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683号西溪创意产业园J栋)
自驾出行:自东向西,文二路过紫金港路后第二个红绿灯左拐
绿色出行:公交86路,合建村南;公交199路,河渚桥;公交车130路,蒋村兴达苑。
杭州两岸文化交流中心”以两岸为依托,以文化为核心要素,以促进两岸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为宗旨,将通过常态化,持续性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将杭州打造成文化名流聚集、优秀文化荟萃、创意产业繁荣的品质高地,为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提升文化名城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搭建新的平台和载体。
为助力新生代艺术家的成长,鼓励艺术人才的创意与探索,提供艺术家创作、展示、交流的平台,中心于2014年启动驻站计划,至今已接待来自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等多位艺术家进行创作,作品达两百余幅。